一、宏觀經濟
1、央行: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加大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引導信貸合理增長、均衡投放,提升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質效。繼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積極盤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資源,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繼續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2、國研中心原副主任張軍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繼續強調,做好明年經濟工作,相信在這樣宏觀調控取向下,各項擴大內外需求、支持經濟恢復政策的力度不僅不會放松,從而為明年經濟的進一步回升向好提供更為有利的宏觀政策環境。要抓緊出臺細化、具體化的政策措施,解決企業反映的隱形壁壘等問題。
3、國務院總理李強:公布《非銀行支付機構監督管理條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重點規定了四方面內容,包括明確非銀行支付機構的定義和設立許可,完善支付業務規則,保護用戶合法權益,明確監管職責和法律責任。還明確支付業務管理要求,規定非銀行支付機構應當健全業務管理等制度,具備符合要求的業務系統、設施和技術,確保支付業務連續、安全、可溯源。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挪用、占用、借用備付金,防范非銀行支付行業風險。
二、金融市場
1、央行:?三季度末,金融業機構總資產為452.82萬億元,同比增長9.5%,其中,銀行業機構總資產為409.77萬億元,同比增長9.6%;證券業機構總資產為13.46萬億元,同比增長4.6%;保險業機構總資產為29.59萬億元,同比增長10.8%。金融業機構負債為413.3萬億元,同比增長9.7%,其中,銀行業機構負債為376.38萬億元,同比增長9.8%;證券業機構負債為10.11萬億元,同比增長4.4%;保險業機構負債為26.81萬億元,同比增長11.8%。
2、金融監管總局:非金融機構不得成為養老保險公司控制類股東,即持有公司股權1/3以上,或者其出資額、持有的股份享有的表決權已足以對保險公司股東(大)會的決議產生控制性影響的股東。
3、證監會副主席李超:證監會高度重視數字化發展趨勢,不斷深化科技監管改革,加強數字化轉型頂層設計與統籌規劃,夯實科技監管基礎能力建設,提升行業科技創新水平。希望各方共同努力,不斷增強數字技術服務實體經濟能力,著力提升核心技術自主可控能力,加快建設金融強國貢獻積極力量。
4、國務院常務會議:把有利于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各種制度規則立起來,把各種障礙掣肘破除掉;加強傳染病監測預警、應急處置、救治等能力建設,毫不放松抓好當前傳染病防控工作;做好能源保障和保暖保供,加強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
5、中新經緯:11月,國有銀行利率調整情況較少,中農工建四大行基本未調整,郵儲銀行3年期存款利率上調。整體來看,1年及以上存款平均利率均環比上漲。城商行3個月、6個月期存款利率最高,股份制銀行1~3年期存款利率最高,農商行5年期存款利率最高。年末部分中小銀行出于年末考核要求,上浮利率提前開始攬儲,上浮多數集中在5到15個基點。
三、地產聚焦
1、統計局:1-11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04045億元,同比下降9.4%;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83134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7.2%。房屋新開工面積8745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1.2%。商品房銷售面積10050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8.0%。商品房銷售額105318億元,同比下降5.2%。11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6538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8.0%。
2、新華網:新政策出臺后,首套、二套住房首付比例下降,降低了首套剛需、二套改善住房需求的入市門檻。房貸利率下降,降低了月供壓力。政策發布當晚,上海多個新盤項目借勢打出宣傳海報,一些開發商還推出了“今夜不打烊”活動,連夜蓄客。一線城市出臺這些政策,有利于促進剛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釋放。
四、國資動態
1、財政部:1-11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0131億元,同比增長7.9%。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38462億元,同比增長4.9%。證券交易印花稅1697億元,同比下降33.4%。
2、上證報:隨著化債資金在各省陸續到位,城投債迎來新一輪的“提前兌付潮”,近兩月提前兌付的規模與數量同比都有較大提升。不過,投資人難尋高息資產及接受提前兌付就會面臨潛在虧損;發行人急于用低息債務置換高息債務。在選擇是否接受提前兌付時,投資者需要結合自身的買入價格進行更為具體的判斷。
3、發改委:1-11月,共審批核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144個,總投資1.28萬億元,主要集中在能源、高技術、交通等行業。其中,11月審批核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14個,總投資200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