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觀經濟
1、央行:11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91.2萬億元,同比增長10%,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個和2.4個百分點。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33.65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2.79萬億元。1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45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4556億元。人民幣貸款增加1.09萬億元,同比少增1368億元。
2、統計局:11月,CPI同比下降0.5%,環比下降0.5%。其中,食品價格下降0.9%,同比來看,豬肉價格下降31.8%,影響CPI下降約0.58個百分點;PPI環比下降0.3%,同比下降3.0%。
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強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科技、環保等政策協調配合,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強化政策統籌,確保同向發力、形成合力。加強經濟宣傳和輿論引導,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
4、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在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上積極進取,不斷鞏固穩中向好的基礎。要強化宏觀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政策工具創新和協調配合。
5、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推動經濟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難和挑戰,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風險隱患仍然較多,國內大循環存在堵點,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
6、統計局:11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6%,環比增長0.8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5萬億元,同比增長10.1%。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0%,與上月持平。1-11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6.08萬億元,同比增長2.9%,其中,民間投資下降0.5%。
二、金融市場
1、經濟日報:金融機構服務民營企業,關鍵要“讀懂”民企。要跳出金融做金融,摒棄典當行思維,準確掌握民營企業的融資特點與需求;要推動水電、工商、稅務、政府補貼等涉企信用信息在依法合規前提下向銀行業金融機構開放查詢,緩解信息不對稱。
2、證監會副主席李超:切實維護期貨市場安全穩定運行,保障市場安全有序,確保期貨價格發現快速、準確,持續做好風險監測和預研預判。把握好監管的時度效,大力強化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依法規范和引導期貨行業健康發展。
3、中國基金報:貨幣型基金前三季度規模激增9382億元,增長9%;同期中短債主題基金規模增長1980億元,增長74%;而同期同業存單指數基金規??s水401億元,萎縮25%。業內稱,由于同業存單指數基金與貨基、短債基金區別度不夠,風險收益差別較小,該類產品需求受到較多分流。
4、上證報:近日,又有3只公募REITs產品上報。目前已上市公募REITs產品達29只,已申報但尚未上市的公募REITs產品數量共計18只,上新速度有所提升。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投資主體將公募REITs納入投資范圍。
三、地產聚焦
1、經濟日報:日前,多家銀行已出臺積極對接房地產企業融資需求的專項行動計劃,同時召集有關房地產企業座談。除了房地產供給端發力之外,也需要進一步從需求端助力房地產市場企穩。比如,加大對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購房支持力度。
2、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積極穩妥化解房地產風險,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統籌好地方債務風險化解和穩定發展,經濟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為穩定全國經濟作出更大貢獻。
3、中指院:11月,房地產行業共披露46宗并購交易,比上月增加11筆。其中,40宗交易披露總交易規模約252.6億元,環比增加199.8%,平均單筆交易規模6.3億元,環比增加19.9%。從披露并購交易數量及總體規模來看,并購活動熱度有所回升。
4、住建部副部長董建國:對于違法違規導致資不抵債、失去經營能力的企業,要按照法治化、市場化原則出清。一段時間以來,社會上把部分房企債務違約稱為“爆雷”“資金鏈斷裂”,其實用語是不準確的。如果將債務違約等同為“爆雷”或者是“資金鏈斷裂”,會造成企業完全停擺的錯誤認識,導致社會對企業產生信任危機,進而沖擊市場銷售,加劇企業困難。各方面應該理性地看待房地產市場出現的問題,共同維護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
四、國資動態
水利部副部長陳敏:1-11月,全國落實水利建設投資11565億元,同比增長0.9%;其中,落實銀行貸款2064億元,同比增長19.7%;社會資本1140億元,同比增長26.2%。完成水利建設投資10938億元,同比增長8.5%,已超過去年全年完成的規模。